打造研發、生產、銷售一條龍的經營模式,用電刺激有效止痛,精能醫學要做全方位疼痛管理專家
(圖) 「產業升級創新平台發展計畫」讓精能團隊有能力發起「無電池植入式高頻脊椎電刺激研發」計畫,累積更多的動物臨床資訊,進而通過美國FDA進行創新植入臨床植入試驗,產品技術可於多國多中心進行臨床試驗。
看見現代文明病與高齡化人口對疼痛舒緩的需求,台大醫工所出身的精能醫學團隊,以植入式電子裝置與創新電刺激止痛技術,吸引國外大廠合作,成為國內神經調控領頭羊。
就像高血壓、糖尿病等慢性病,慢性疼痛無法根治,只能靠藥物及其他治療方式長期控制。十年前,有感於亞洲國家普遍對疼痛問題不夠重視,精能醫學總經理張季衡與技術長林威佐決定創業,應用電刺激調節神經活動和減輕疼痛,為慢性疼痛患者創造更好的生活品質。
控制慢性疼痛的終極手段
就讀台大醫工所碩博士時期,兩人就與國內知名疼痛科醫師一起做研究,張季衡看見很多長輩因為脊椎退化壓迫神經,但打入骨釘、骨板以後卻不見得好轉,「有五成左右的病患會持續疼痛,必須接受二次、甚至多次的脊椎手術」。伴隨著疼痛,許多病患吃不好也睡不著,脾氣因此變得暴躁。傳統電療只能在治療當下讓病患感覺不再疼痛,服用止痛藥又傷心肝腎,造成更多社會成本。
張季衡指出,早期用電流控制神經被認為是一種風險較低,但臨床效果並不顯著的療法,但
歐美在十年前發展出一種新的電療,可以更精確地控制神經,干擾或阻斷痛覺的傳遞。十年前,精能醫學追隨這股潮流,進入高階神經電刺激領域,直接挑戰最難的「植入式脊椎電刺激器」。
「植入式脊椎電刺激器被視為控制慢性疼痛的最終手段,它將電極放在脊髓上,透過植入式的刺激器去控制慢性疼痛,使用期限可長達十年。」過去十年,植入式脊椎電刺激器成長約三至四倍以上,各大醫療器材廠,如美敦力、雅培、波士頓科學,都推出相關產品。
(圖)精能醫學總經理張季衡表示,產創計畫讓我們獲得了27項專利,更因業務與市場需求,成立子公司以銜接產學研界高階醫療器材材料的需求作為市場利基。
不用電池的植入式脊椎電刺激器
然而,精能醫學做的並不是Me Too產品。林威佐指出,一般植入式脊椎電刺激器裝有電池,必須二十四小時不斷刺激神經,才能讓病患感覺不到疼痛,一旦電池沒電或機器關掉,疼痛又會再度回來,可是精能醫學專利的超高頻脈衝療法,卻能長效抑制慢性疼痛。
精能醫學改良既有設備,將無電池主機植入腹腔,利用電極導線繞到脊椎,以電極刺激會傳導痛覺的脊椎部位。「我們希望把控制權放在病人身上,只要他覺得痛就馬上治療。」林威佐指出,體外控制器利用無線傳輸的方式給腹腔內的主機,「在早期開發的實驗中,動物在五到十分鐘的電刺激後,有機會達到三至五天或更長的止痛效果,在臨床上使用的對比也有很好的效果。」
精能醫學這項臨床實驗在美國發表,引起了全球最大醫療技術公司美敦力研發總部的關注,並獲得旗下美敦力中國醫療基金投資,成為台灣第一個獲得投資的醫材公司。
(圖)精能醫學技術長林威佐表示,透過政府計畫,讓我們可以累積更多的動物臨床資訊,後來才有機會去美國闖關。
獲美國FDA許可進行臨床試驗
十年前,從國科會與經濟部的學界科專計畫中衍生成為新創團隊,張季衡坦言,首先遇到的困難就是,「國內完全沒有人才」。除了透過老師、同學及親友多方尋求資源,經濟部產業發展署「產業升級創新平台發展計畫」(以下簡稱產創計畫)就像一場及時雨,讓精能團隊有能力委託國內廠商或海外專家,針對產品設計客製化的驗證流程,以確保合乎法規的規範。
由於產品要永久植入體內,或至少要用個五到十年,再加上本身含有電子裝置,實驗期要做到六個月以上;還有各式各樣的可行性動物臨床實驗,「透過政府計畫,讓我們可以累積更多的動物臨床資訊,後來才有機會去美國闖關。」目前精能醫學的植入式脊椎電刺激器已經獲得美國FDA核准,可與美國醫院合作,針對病患進行臨床試驗。
除了高階的植入式脊椎電刺激器,精能醫學也運用核心技術開發出非侵入式的「施痛停疼痛舒緩系統」(Stim On)及微侵入疼痛控制產品。施痛停可舒緩手腕隧道症候群、膝關節、踝關節的疼痛,今年七月已取得衛福部醫療器材許可證,提供患者止痛藥之外的其他選擇。微侵入疼痛控制產品預定於明年推出,只需植入髮絲般細小的電極導線,而刺激器則貼在體外,專門用來控制術後或帶狀疱疹的疼痛,約三十到六十天。
在產創計畫支持下,精能醫學一路摸索,從尋找人才、建立無塵室進行實驗,到添購設備自己生產,打造了一個植入式電子裝置的供應鏈。作為第一個標準開創者,精能醫學也因此衍生出許多與其他新創或學界團隊的合作機會,提供無塵室及生產設備,也分享FDA許可申請的相關經驗。
「我們希望在亞洲先建立自己的品牌,」張季衡期待精能醫學成為在神經領域第一個專注在疼痛管理的品牌,藉由非侵入的施痛停產品,建立品牌形象與信任感,讓後續微侵入與植入式脊椎電刺激器可以更順利推廣。突破現有醫療環境的限制,讓台灣醫材品牌走向國際。